孙蚌珠: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着力培养学生“三个认同”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一、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葡萄8883官网AMG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保持马克思主义最鲜亮底色的一个重要体现是把它落实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和根本任务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教育,要让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理解马克思主义如何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如何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要让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170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仍然是完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

 

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必须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解答他们的思想困惑。比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学生提出的这样一些问题:老师是否信仰共产主义?为什么信?为什么说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最美好的理想?共产主义为什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能否实现按需分配?劳动怎么能成为人生第一需要?等等。还有一些学生结合自身专业进行了一些深度思考,比如基于人的生理学基础的人的自然属性是否会成为制约共产主义实现的因素?科学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人类自身生产方式会产生什么影响?进而会对共产主义产生什么影响?对这些问题的解答都关系着他们对共产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必须联系社会发展实际。这需要讲清楚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讲清楚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关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要讲清楚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这是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最终消亡、社会主义最终胜利,必然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既要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又要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在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中实现共产主义。

 

二、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我们的教育要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教育,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也都“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了。因此要讲清楚我们党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是怎样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探索出自己道路;是怎样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教育,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澄清一些理论上的模糊认识。比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生们思考或者困惑的一系列问题,诸如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可否归功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之前的“社会主义”界定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怎样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资本主义“普世价值”?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社会制度属性?马克思主义既然具有真理性为什么还要强调“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否科学?这一理论体系为什么总是不断地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逻辑是什么?等等。对这些问题的解答都关系着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教育,要关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要用历史观点和国际视野分析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和未来发展中的问题,特别是要回应一个时期扰乱了人们思想的各种社会思潮,比如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出现的曲折甚至遭遇的挫折,如何解释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初心不改,如何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如何分析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在前所未有的世界变局中中国如何把握未来等。还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如何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何深刻领会新发展理念,如何科学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看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认识和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如何更好解决教育、医疗和住房的民生问题,如何保障国家安全等。当然,还有很多和青年学生生活相关的具体问题。最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认识问题产生的原因,理解很多问题是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并且只能通过改革和发展解决。

 

三、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高等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服务,要对学生进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教育。

 

对学生进行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教育,最主要的是要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怎样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通过雄辩的事实,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一个国家由什么政党执政、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政党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形形色色的政党、各种各样的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这是这些伟大胜利,使具有5 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强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从而也使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对学生进行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教育要联系历史和现实,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何以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让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认识到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历史、理论和现实都证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讲清楚新时代为什么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如何体现在具体制度中,为什么要增强“四个意识”和“两个维护”等等,这些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是学生比较关注的,解释清楚这些问题,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不仅仅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现实的选择,还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选择;更重要的是从理论上思考中国共产党担当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大任的理论根源和解释,从而从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高度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产生认同。

 

对学生进行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教育还必须联系学生思想实际,特别是要回应党自身建设中的一些问题,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勇于“刀刃向内”不断自我革命,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如何一次次转危为安、化危为安,不断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特别要回应社会普遍关心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讲清楚反腐败斗争的复杂性、严峻性,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反腐败不是看人下菜碟、不是争权夺利、不是有头无尾,而是“打老虎”“猎狐”“拍苍蝇”,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如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增强各种本领,努力把自身打造成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等。讲清楚这些,会增加青年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更全面的认识,增强对党领导地位和领导能力的认同,增强对党领导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四、对学生进行“三个认同”统一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里特别强调是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三个认同”教育,特别要让学生认识到三者的不可分割性。讲清楚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实践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有机统一的,让学生认识到没有马克思主义作指导、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改变了党的性质,就不是中国共产党,同样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也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三位一体不能分割的。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时指出要讲清楚为什么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具有如此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讲清楚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指导思想,讲清楚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担负起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讲清楚为什么社会主义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不断完善发展,引导人们以史为鉴、以史为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讲清楚”中的三个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这也再次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个方面的认同教育提出了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高度的政治自觉,坚持“八个统一”,把“三个认同”教育自觉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作者系新葡萄8883官网AMG教授)

 

 

文章来源: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年第五期